我們的Facebook

神韻藝術團世界巡迴

2013年9月,美國紐約

漢服古今

【編者的話】「漢服」顧名思義,就是漢人的民族服裝。人們常稱為古代漢服(從三皇五帝到明末),是因為現在的人不穿她了,甚至不知道她了,這其實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。作為中國歷史中的主體民族,等於是沒有了自己的民族服裝。

漢服在中華幾千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,直接就是其悠久文化的一部分,除御寒避體外,已經賦予了深厚的內涵——與古人待人接物做人的道理息息相關。華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,服飾功不可沒。也正因為如此,漢服就不適合改良,稱其為傳統漢服。

在海外,逢年過節,各族裔穿著自己民族的服裝,參加各種盛典隨處可見。而漢服卻只有被旗袍或清代滿族服裝改良演化的現代服裝(所謂的「唐裝」)所代替,實實有一種缺憾。其實古代的傳統漢服現在的人穿上也很美,適合現在的人穿。近年來,傳統漢服悄然興起,喜好者越來越多,穿者日眾。找回民族的傳統服飾,這也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體現。

華夏民族的衣裳——漢服

漢服,又稱為漢裝、華服,是指從三黃五帝時期一直到明朝末年這五千年間,在中原這塊土地上,華夏﹙漢﹚民族所習慣穿著的服飾,統稱為漢服。她是具有濃郁華夏﹙漢﹚民族風格的一系列華夏﹙漢﹚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。漢服——漢民族的服裝,這個稱呼是最初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。就像胡人的傳統服飾稱為胡服,而漢人的傳統服飾也就相對的稱為漢服了。

 

金獎作品:瞬(王昭清) 金獎作品:瞬(王昭清)
2008金獎作品:瞬(王昭清)

漢服:襦裙

在中國的歷史上有眾多的朝代﹐每個朝代的服裝又有多種款式。在這裡我們向大家介紹一種深受歷代婦女喜愛的服裝樣式──襦裙。

襦裙的歷史非常悠久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。『漢樂府』詩中就有“長裙連理帶﹐廣袖合歡襦”的描寫。從那以後﹐一路走來﹐歷經各個朝代﹐兩千多年經久不衰,一直延續到明末。藎管長短、寬窄時有變化,但基本的樣式始終都沒變。

 

首屆漢服大賽作品賞析一﹕唐代女裝

新唐人電視台首屆「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」已於去年秋季圓滿降下帷幕,受到大家的喜愛和熱評。參賽作品可以說是精彩紛呈美侖美奐。但有一句話叫做「外行看熱鬧,內行看門道」,究竟漢服美在哪裡呢?獲獎作品為什麼能脫穎而出呢?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和欣賞這些精美的作品,探討什麼是傳統漢服以及漢服的美好理念。

漢服大賽作品賞析二:唐代女裝

您看漢服的袖子是聯起來的,一塊布裁下來的,古代袖子叫袂,聯袂。袂就是相連一體不分開的意思,「張袂成蔭」就是形容肥大的袖子,屬於禮服和文人的穿著,而窄小的袖子是勞動者的穿著,無論什麼款式的袖子都是和大身聯裁的。如果布幅不夠寬的話,可以在小臂處拼接,不過它的拼法概念跟西裝袖的做法絕對不一樣。隨便的將西式的裁剪和審美加到漢服制作中是不倫不類的;將漢服中加進其他民族的東西也會帶有其它民族的信息和特點,不能代表傳統純正的漢服;將現代派的藝術表現手法應用在漢服中也就顛倒了漢服講求的「禮」的功效和古人遵循的「德」的內涵。

漢服大賽作品賞析三:宋代女裝

這件上衣在當時叫作襦,如果有夾層的話,就叫襖了。實際上這種衣服穿的時候裡面還是應該有一件白色或者素色的襯衫,有時睡覺也穿它,古人穿衣服的時候,通常裡面總是穿著一套襯衣,也叫中衣。就這件襦來說,它的質地是提花棉麻,天然環保的一種材料。雖是那麼大面積的素色上衣,但由於它織的有暗花紋路,格調細膩,手感溫和,又有同類色的小碎花裙子搭配,所以並不顯得單調。

漢服大賽作品賞析四:明代女裝

這套獲得銀獎的作品鮮豔華麗而又諧調,風度翩翩、雍容溫厚, 選手是參照了大明朝的款式和造型來設計的,體現出了大明朝的襦裙的特點。

應該說大明朝是非常珍貴而又可喜的一個歸正漢服的階段,間斷了兩百年的漢服和禮制又得到了恢復。元代蒙古人統治,基本上漢服款式、花色特點、藝術風格的留傳和繼承是屬於被壓抑的階段。明朝開國就力圖消除元代蒙古族服制對漢族的影響,第一件事要修正的就是重新把漢服的禮儀和禮制重新奠定下來,當做一種法律制度來頒布:「悉命復衣冠如唐制」。從朝廷百官到百姓都按照大明朝的服裝的體制來穿著,使漢服得以回歸。

漢服大賽作品賞析五:曲裾深衣

這套獲得銀獎的作品可以說是參考了先秦漢服優秀的代表作:曲裾深衣,是一種有特色的深衣。因為交領所連的衣襟裾是延長彎曲的,所以古時也稱為繞衿裙、曲裾深衣或曲裾袍,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末期,漢時又繼續流行了相類似的式樣。

You need Adobe Flash Player to view this video